在《企业生命周期》一书中,“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之父”爱迪思以系统的思维巧妙地把企业视作一个生命体,从而拥有一个完整的企业生命周期。在这个理论中,企业发展基本分为十个阶段,即孕育期、婴儿期、学步期、青春期、壮年期、稳定期、贵族期、官僚早期、官僚期、死亡。这些说法生动的概括了企业生命不同阶段的特征和问题,有助于企业家对号入座,防患于未然。实际上,关于企业生命周期中的不同阶段如何采取不同应对战略的研究,已经有很多理论与实践,本书就不再展开去讲。本书的关注点是,如何把企业的壮年期延长,从而让企业相对活得更久远。
目前,还在存活的百年企业基本上都有一道独特的护城河,从而护佑这个企业穿越岁月的风吹雨打。为什么这些企业能够在风雨中茁壮成长?实际上,这些企业都有一个核心力量——随着时代和市场趋势的变化而不断创新。创新之后的企业不仅巩固了旧护城河,甚至开拓了全新的护城河。现在,如果我们回望那些流逝的企业历史,很多企业的创新其实就是一种跨界战略。截至2024年,云南白药已存活了122年,依靠的就是绝密级中药制剂云南白药配方等有形“护城河”,从而顺利穿行百年,当然还有其因势而变的创新。随着新时代变化,云南白药更通过牙膏等创新产品,将绝密级中药配方进行现代健康生活方式的创新应用,从而焕发出全新的生命力,不仅巩固了品牌老粉丝,还吸引了庞大的新粉丝;比如具有120多年历史的IBM对产业的跨界,第一台自动制表机是美国统计学家霍列瑞斯(H.Hollerith)发明的,在1890年美国人口普查中获得巨大成功,被誉为“数据处理之父”。1896年,他“下海”创办了制表机公司。1924年,公司更名为国际商用机器公司,英文缩写IBM。此后,二战爆发不仅让IBM度过了美国“大萧条”时代的不景气,而且跨界战略让IBM得以高速扩张。战争期间,沃森与美国国防部签署合同,大量制造机枪、瞄准器、发动机等军火,公司新属工厂的2/3全部投入军需品生产,生产量扩大了3倍。同时,战争也使IBM第一次进入到计算机领域,直到不断发展成为计算机领域的巨人。2015年,IBM看到了计算机领域竞争的红海汹涌,就将PC业务出售给联想,同时在软件业务上投资了100多亿美元,重点关注信息管理、商业智能和数据分析领域,期间还收购了FileNet、Cognos、SPSS、iLog和Netezza等多家公司,所有这些资产都推动着IBM的新战略高地——“智慧地球”。道家有个观点,叫顺势而为。顺势二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太难,而企业一旦学会“顺势”,通过创新做到、做好“跨界”,巩固或者开掘出具有竞争力的、独特的护城河,就自然能够延长企业发展的生命周期。
对于企业家,除了企业的长寿梦,不断做大、做强也是企业家们的追逐梦想。人们常说,大公司大到死不了。企业做大了,往往就有更多能力抓住新机会、创造新机会,从而让企业可以稳健、安全的行驶在高速路上。最终,就有更多能力、机会来实现逃避生命周期的衰老和死亡。比如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就是典型例子。1886年成立的道琼斯工业指数所选择的十二家优秀的上市公司中,今天也只剩下美国通用电气公司一家还在榜上。现在,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已经是世界领先的超大型多元化服务性公司,从飞机发动机、发电设备到金融服务,从医疗造影、电视节目到塑料,全面致力于通过多项技术和服务创造更美好的生活。当这种航母型企业投入资源去跨界任何一个行业,都会让对手感受到威胁,这就是做大、做强的优势能量场。实际上,这也是企业的一种护城河。
更多行业观察文章和战略规划案例资讯,请关注凯纳战略咨询官方网站http://www.cannor.cn;凯纳营销咨询集团,中国十大策划机构,跨界战略引领者,云南白药牙膏全案战略规划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