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808-8956

凯纳战略咨询: 如何抓住跨界战略“机会窗”(上)

跨界微观察 2024-05-30

跨界战略,对于企业来说,往往是巨大的企业发展机遇,那么,我们要如何开启跨界“机会窗”呢? 


image.png 


“变”:要敢于跨界、擅于跨界

 高晓松曾经说:“你最大的敌人,往往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这句话也适用于跨界浪潮中的企业家。今天,企业家必须改变思维,要敢于跨界、擅于跨界。

很多企业家不敢跨界,但是一个篮子也保不住,而困守绝对不是出路。其实,作为新时代消费者,往往是希望企业敢于跨界的。比如对于老字号品牌,人们都有很强的感情,甚至消费者更希望这些企业通过跨界形成新的品牌生命力。在中国青年报社的一项调查显示,对于老字号跨界发展的好处,58.5%的受访者觉得老字号跨界发展可以扩展产品的类型,55.6%的受访者觉得可以提升品牌价值,53.3%的受访者觉得可以增强对年轻人的吸引力。

 

企业家不仅要敢于跨界,还要擅于跨界。联想和华为是中国两个具有代表性的企业,也都是千亿巨头。30多年前,当时联想实力远超华为,业绩相当于华为17倍,让华为难以望其项背;30多年后,两者业绩出现了大反转。华为凭什么超越联想?从目前看,联想只死守于PC行业,并通过大量并购旧时代的品牌和公司不断让体量增肥,从而增强市场竞争的抵抗力。华为却在不断跨界,不仅在电信设备上成为全球老大,而且在智能手机业务上也是一路高歌猛进。通过持续的跨界,华为的企业生命力变得蒸蒸日上。也曾经跨界手机、农业等领域的联想,却没有将跨界产业做起来,同时由于不做高科技研发,一心专注“买”,致使其本来可以成为伟大企业的梦想渐行渐远。

 

“见”:即做到能听见、看见

首先要听见,我们不能把自己封闭起来。企业家要听的更多,这样,才能充分了解趋势、风向。同时,还不能听风就是雨,我们还要做到看见,眼见为实,要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有两句古语说的好,一句是“大风起于青萍之末”,这就要求企业家必须体察到青萍之末;另一句是“春江水暖鸭先知”,春天将到,为什么鸭先知?因为鸭子天天在江里面游。因此,企业家必须要走进市场、发现现象、了解本质。光发现还远远不够,还要洞察这种现象、问题到底意味着什么?如果做不到这些,也就失去了企业战略决断的真实来源,由此也会使其错失跨界机会窗,或者错把陷阱当馅饼。

 

实际上,两大产业是我们可见的趋势方向。一是互联网产业,在一次两会上,马化腾的提案中频繁出现“产业互联网”,他认为,产业互联网是未来全新的大领域。产业互联网是基于互联网技术和生态,对各个垂直产业的产业链和内部的价值链进行重塑和改造,从而形成的互联网生态和形态。同时,生物科技、人工智能等技术也将随着互联网大势得以渗透市场。企业的跨界着眼点,甚至跨界基础基于互联网技术的落地将是非常好的一个选择。二是大健康产业,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传统的医疗模式也需要改变,逐渐向“防、治、养”模式转变。而随着公众的自我保健意识、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大健康产业被视为世纪性机遇。在大健康产业,企业既可以做基于健康的产品,打造出“防未病”、“治已病”的核心产品;也可以根据互联网技术的革命更迭,将大健康产业融合应用医疗健康电子、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和产品,实现大健康产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

 

更多行业观察文章和战略咨询案例资讯,请关注凯纳战略咨询官方网站http://www.cannor.cn;凯纳营销咨询集团,中国十大策划机构,跨界战略引领者,云南白药牙膏全案战略咨询公司。


返回
填写表单
* * * * *
置顶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