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808-8956

凯纳战略咨询: 新时代中国医药企业深陷内忧外患(上)

跨界微观察 2024-06-14

image.png


新时代中国医药企业内忧加外患,企业之困多,首先是科研投入低引发的企业创新之困。

中国只有制药,没有新药——这是中国医药行业的一种真实写照。

我国药品可以分为三大类别:第一类是专利药,即在全球获得专利保护的药品,在专利保护期内其他企业不得仿制;第二类是过了专利期的、由原生产商生产的原研药;第三类是仿制药,也就是专利药到期后,其他企业仿制生产的药品

据统计,我国医药产业以仿制药为主平均每一个过期专利就有上百家企业仿制。外资及合资医药企业占据了专利药、原研药的绝大部分市场。而在美欧等发达国家,专利药品的市场产值一般整个药品市场的五成以上份额对于中国医药企业来说,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一直制约企业发展的一大瓶颈

一位省科技厅厅长列举了中国药品研发的四方之困:企业自己研发,缺乏财力、资源支持,很难做;高校考评指挥棒主要是以发表学术论文数量论英雄,而非搞产品;研究机构之间合作,存在成果的知识产权问题,戒心重重;政府干着急,但没有好方法,瞎指挥,效果差。 

单从医药企业自身来说,众所周知,新药研发的一大特点就是投入高、周期长、风险高,数据显示,在发达国家制药公司成功开发一只新药平均需要1015年时间,而投入更高达1013亿美元而且随着各国行政机构对新药安全性和有效性要求的日益增加,大力研发出来的新药还可能面临政府拒批上市的风险正如美国塔夫特药物发展研究中心主席肯尼思·凯特林(Kenneth I. Kaitlin将新药引入市场总是一件非常昂贵并且充满风险的事情。中国药企显然是难以承受这样的研发投入的。

所以,一款新药从立项、临床报批到进入市场,需要很长的时间,被市场认可和产生效益的过程更漫长,而且市场结果也是存在未知风险的。药企一旦投资失败,就意味着巨大的损失。对于我国数量庞大的中小药企而言,生存是首先考虑的要素,这就让不少中国医药企业放下了新药研发的激情,甚至专注于做跨国医药企业服务外包的打工仔 

高端研发创新能力不足,中国医药企业只会瞄准国外专利到期的仿制药只能在低端市场血拼,这也导致了中国整个医药行业的竞争力偏弱。

 

更多行业观察文章和战略咨询案例资讯,请关注凯纳战略咨询官方网站http://www.cannor.cn;凯纳营销咨询集团,中国十大策划机构,跨界战略引领者,云南白药牙膏全案战略咨询公司。


返回
填写表单
* * * * *
置顶

置顶